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功法——五禽戲
五禽戲流派眾多,精彩紛呈。華佗五禽戲是由東漢末年著名醫(yī)學家華佗根據中醫(yī)原理,以模仿虎、鹿、熊、猿、鳥等五種動物的動作和神態(tài)編創(chuàng)的一套導引術。2011年,華佗五禽戲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動作優(yōu)美,原地習練,簡便易學,深受廣大愛好者青睞。
一、虎戲
虎舉:掌心向下,十指張開、再彎曲,由小指起依次曲指握拳,向上提起,與肩高;拳松開上舉撐掌;然后再曲指握拳,下拉至胸前再變掌下按。
虎撲:兩手經體側上提,前伸,上體前俯,變虎爪掌心向下。兩手劃弧再經體側上提向前下撲至膝前兩側,同時左腿左前邁一小步,腳跟著地、右腿屈膝下蹲。左右相反。
意義及作用:虎戲運動腰及脊柱四肢骨關節(jié),主練腎與骨,按摩腎臟,疏通腎、膀胱經,固腎壯骨。
二、鹿戲
鹿抵:握空拳兩臂向右側擺起,與肩等高時拳變“鹿角”,隨身體左轉。左腳向左前邁步,屈膝外展時兩手向身體左后方伸出,指尖朝后,右腿蹬直。左右相反。
鹿奔:左腳向前邁步,兩手握空拳劃弧前伸;再重心后移左膝伸直,右腿屈膝,低頭、弓背、收腹,兩手內旋變“鹿角”。上體提起,成左弓步,變空拳與肩平。左右相反。
意義及作用:鹿戲多伸展體側筋肉,主練肝與筋,按摩肝膽,疏通肝、膽經,疏肝強筋。
三、熊戲
熊運:兩手握空拳成“熊掌”,垂于腹下,上體前腑,身體順時針劃圓,再逆時針劃圓。
熊晃:提髖帶動單腿,向前落步,肩前靠,屈后腿。肩回收,手臂稍向前擺,后坐,后手臂再向前靠,上下肢動作配合協(xié)調。左右相反。
意義及作用:熊戲運晃腹腔內臟,主練脾胃,按摩胃腸,疏通脾、胃經,健脾和胃。
四、猿戲
猿提:兩掌在體前伸直分開,再屈腕撮攏捏緊成“猿鉤”。上提至胸,兩肩上聳;腳跟提起,同時頭向左轉,視身體左側。頭轉正后,兩肩下沉,腳跟著地,變掌向下按至腹前。再沿體前下按落于體側,目視前方。左右相反。
猿摘:左腳向左后方退步,左掌成“猿鉤”收左腰側,右掌向右前方掌心向下擺起。重心后移,右腳收至左腳內側,成右丁步;同時,右掌向下劃弧至頭左側,掌心對太陽穴;目隨掌動,再轉頭注視右前上。右腳向右前方邁一大步,左腿蹬伸,右掌經體前向右上方劃弧,舉至右上變“猿鉤”,右腿伸直,左腳腳尖點地;同時,左掌向前、向上伸舉,屈腕撮鉤。左腿屈膝下蹲,右腳收至左腳內側,腳尖點地,成右丁步;同時,左臂屈肘收至左耳旁,掌指分開,掌心向上,成托桃狀;右掌經體前向左劃弧至左肘下捧托;目視左掌。左右相反。
意義及作用:猿戲運動多窺、望、抓、縱、閃、跳,機靈迅捷,主練心神與脈,按摩心臟,疏通心、小腸經,養(yǎng)心健腦。
五、鳥戲
鳥伸:兩掌腹前相疊,腿微屈。兩掌上舉至頭前上方,掌心向下,身體微前傾,隨后兩掌下按至腹前,重心右移,左腿伸直向后抬,右腿蹬直,兩掌左右分開,掌成“鳥翅”目視前方。左右相反。
鳥飛:右腿伸直獨立,左腿屈膝提起,同時,兩掌成展翅狀在體側平舉;左腳下落腳尖著地,同時,兩掌合于腹前;隨后右腿伸直獨立,左腿提起腳,同時,兩掌經體側,向上舉至頭頂上方,掌背相對。左腳下落,全腳掌著地,兩腿微屈;同時,兩掌合于腹前。左右相反。
意義及作用:鳥戲運動胸、臂,主練肺與皮毛,擴胸縮胸,張肺收肺,按摩肺臟,疏通肺、大腸經,補肺固表。
六、收戲
兩足平行如起式,兩掌心向上側舉至頭上方,經體前內合下按,舉臂收腹吸氣,下按松腹呼氣。
北京銀杏林養(yǎng)老產業(yè)服務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京ICP備19041218號